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03期
-
储能钠硫电池的工程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提高电池安全性的材料与结构设计
胡英瑛 吴相伟 温兆银
-
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
田孟羽 詹元杰 闫勇 黄学杰
-
合金电极失效机制:体积膨胀?电解液分解?
周琳 杨佯 胡勇胜
-
含硅负极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
闫汶琳 吴凡 李泓 陈立泉
-
全固态锂电池的电极制备与组装方法
崔言明 张秩华 黄园桥 林久 姚霞银 许晓雄
-
固态锂硫电池电解质及其界面问题研究进展
朱鑫鑫 蒋伟 万正威 赵澍 李泽珩 王利光 倪文斌 凌敏 梁成都
-
石榴石型Li_7La_3Zr_2O_(12)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界面问题
张赛赛 赵海雷
-
聚阴离子型二次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闫琦 兰元其 姚文娇 唐永炳
-
可拉伸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王凯 侯朝霞 李思瑶 屈晨滢 王悦 孔佑健
-
固态锂电池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张鹏 赖兴强 沈俊荣 张东海 阎永恒 张锐 盛军 代康伟
-
溶剂热法合成三维花瓣状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及其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应
翟艳芳 杨冠明 侯望墅 姚建尧 温兆银 宋树丰 胡宁
-
液体电解液改性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与锂负极的界面
池上森 姜益栋 王庆荣 叶子威 余凯 马骏 靳俊 王军 王朝阳 温兆银 邓永红
-
Co_(0.1)Fe_(0.9)S_2@Li_7P_3S_(11)正
蒋苗 万红利 刘高瞻 翁伟 王超 姚霞银
-
三维NZSPO/PAN-[PEO-NaTFST]复合钠离子电池固体电
刘当玲 王诗敏 高智慧 徐露富 夏书标 郭洪
-
Na_3V_2(PO_4)_3@C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衡永丽 谷振一 郭晋芝 吴兴隆
-
氮掺杂无定形氧化钒纳米片阵列用于快充型准固态超级电容器
陈帅 陈灵 江浩
-
基于氧化钨和普鲁士蓝的可变色超级电容器
毕志杰 赵宁 郭向欣
-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1.2.1—2021.3.31)
申晓宇 乔荣涵 岑官骏 田孟羽 季洪祥 田丰 起文斌 金周 武怿达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
金属锂的钝化保护及应用
李伟辉 钟兴国 李会巧
-
锂离子电池参比电极研究进展
高金辉 陈韵竹 杨洋 孟繁慧 徐宏 王莉 周江 何向明
-
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尹坚 董季玲 丁皓 李方
-
普鲁士蓝类似物及其衍生物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陈强 李敏 李敬发
-
十水硫酸钠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喻彩梅 章学来 华维三
-
凝胶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及电化学和安全性能
涂健 徐雄文 胡海波 聂阳 曾涛 孙秋实 成浩 谢健 赵新兵
-
三水合乙酸钠复合相变材料的循环特性研究
王钦政 李小波
-
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冷链运输应用
林酿志 李传常
-
基于热-电-磁场耦合的高温蓄热导体结构分析
田艳丰 赵鑫鑫 付启桐 王哲 赵旭章
-
锂离子电池电化学仿真技术综述
杨东辉 吴贤章 王羽平 黄汉川 张文 屠芳芳 陈冬
-
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压缩机蜗壳参数化及多目标优化
李伟 左志涛 侯虎灿 梁奇 林志华 陈海生
-
两种变厚度空心储能飞轮的应力特性
兰晨 李文艳
-
基于储能飞轮的油井发电机功率补偿与节能应用
祝保红 李光军 李树胜 崔亚东
-
超级电容储能的高性能集成三端口变换器设计及仿真模拟
王喜亮 崔文峰 童克锋 陈雪龙 乔志军 阮殿波
-
沸石-液态水吸附储热系统的释热特性
令狐友强 徐德厚 岳秀艳 周学志 徐玉杰 盛勇 左志涛 陈海生
-
锂电池储能舱运行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谢建江 高翔 夏晨强 郑益 王浩
-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建模与仿真
张敬 卢雁 李圣 谢光彩 万忠民
-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综述
付诗意 吕桃林 闵凡奇 罗伟林 罗承东 吴磊 解晶莹
-
基于RLS-DLUKF算法的锂电池SOC预测方法研究
朱磊 刘子博 李路路 潘庭龙 杨玮林
-
基于IACO-PF的锂电池SOC估算
单成鑫 李立伟 杨玉新
-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富镍锂离子电池产热分析
李夔宁 谢运成 谢翌 白庆华 郑锦涛
-
基于Bi-LSTM/Bi-GRU循环神经网络的锂电池SOC估计
朱元富 贺文武 李建兴 李有财 李培强
-
磷酸铁锂电池火灾危险性
黎可 穆居易 金翼 许佳佳 刘鹏杰 王青松 李煌
-
充放电过程液相锂离子浓度变化及机理
邵素霞 朱振东 彭文 代娟 吴浩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锂二次电池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陈丽萍 冯金奎 田园 安永灵 董广俊
-
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实践与探索
饶中浩 刘臣臻 霍宇涛 赵佳腾 刘昌会
-
《储能科学与技术》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助力双碳目标,压缩空气储能正当时——专访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郗向丽